上接TDA16846集成电路资料和原理及工作参数上篇(图)
PIN3: 过零检测与调整输入 /PIN4: 软启动与调整电容
如图7所示,IC内部有一个Error Amplifier误差放大器,由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感应到的开关脉冲经过R31与R32分压后,送到IC(3)脚,即误差放大器的负端。当输出电压较高时,如(3)脚的脉冲电压大于5V,误差放大器将输出低电平,二极管导通,经过C4平滑后,参考电压Vreg变低,此参考电压通过控制电压缓冲器BCV使控制电压也变小,因此输出电压将自动调低;反之输出电压较低时,如其脉冲低于5V,误差放大器将输出高电平,二极管截止,由于电容C4的存在,5V对参考电压Vreg充电,参考电压升高,控制电压也升高,因此输出电压将自动调高,可见该脚有一定的稳压控制作用。图8显示了调整的整个过程。IC(3)脚外接电容C3除了对过零信号延迟外,还起对开关管截止后产生的尖峰脉冲进行平滑的作用。
PIN4为软启动控制端,其外接电容C4为软启动电容。如图7所示,刚开机时,内部5V电源对该脚的外接电容C4充电,参考电压Vreg缓慢上升,经控制电压缓冲器BCV使控制电压也缓慢上升,因此开关管的导通期将缓慢增加,逐渐展宽,使整机各点处于低压小电流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护开机瞬间各元器件不被浪涌电流和高感应电动势损坏。IC(13)开关脉冲输出端脉冲大体如下图所示。
PIN7:同步输入
图9为固定频率和同步电路,当IC(7)脚为低电位时,OP1负端输入小于正端输入,OP1输出高电位,此高电位通过电阻、二极管以接近1mA的电流对该脚外接电容C7快速充电,当充电到其电压大于OP1的正端输入时,OP1输出低电位,二极管截止,C7开始通过电阻R7放电,放电到其电压小于OP1正端输入时,OP1又输出高电位………,如此OP1输出的是固定的正负脉冲,此脉冲通过或门G1,与门G2接到导通时间触发器的S端,从而控制了IC开关脉冲的输出(见图1的IC内部方框图),开关频率f≈1.18/R7*C7。
当该脚悬空或接固定电压时,以上的固定和同步电路不起作用,IC将工作于自由频率调整模式。IC还可将该脚外接光耦,被外部电路产生的矩形脉冲控制,从而工作于外同步方式。电路如图10所示。
应用电路:
PIN5: 光耦输入
如图11的应用电路所示,热地部分的误差放大器对电源电压进行取样,并通过光耦将其微量的电压变化传到该脚,完成稳压控制作用。例如当某种原因使得开关变压器次级电压增加时,D14输出的电压100V上升,通过电阻R65,R60,电位器P60分压后加到取样调整IC-N1的R端(N1的R端电压控制了N1的K端电压的大小,类似三极管b极对ce极的控制),VR升高,VK降低,光耦初级发光二极管负端电压也降低,而二极管的正端接的是开关变压器次级D43整流输出的8.5V电压V3,此电压也是上升的,所以光耦内部二极管正向压降加大,发光量增加,光耦次级光敏三极管电阻变小,TDA18846(5)光耦输入脚电压降低,通过内部的控制电压缓冲器BCV使得控制电压也降低(如图12所示),从而开关管的导通期减少,开关变压器次级整流后电压降低,完成稳压控制过程。在图12中控制电压缓冲器BCV有两个正相输入端,一端接的是光耦输入脚,另一端接的是PIN3: 过零检测与调整输入 脚和PIN4: 软启动与调整电容脚共同作用后的参考电压Vreg,两者电压较高的一端被阻隔,控制电压缓冲器BCV将跟随电压较低的一端形成控制电压,因此TDA16846存在两条负反馈稳压支路,而电压较低者优先的“双保险”局面。在图11的[Page]
PIN3: 过零检测与调整输入 /PIN4: 软启动与调整电容
如图7所示,IC内部有一个Error Amplifier误差放大器,由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感应到的开关脉冲经过R31与R32分压后,送到IC(3)脚,即误差放大器的负端。当输出电压较高时,如(3)脚的脉冲电压大于5V,误差放大器将输出低电平,二极管导通,经过C4平滑后,参考电压Vreg变低,此参考电压通过控制电压缓冲器BCV使控制电压也变小,因此输出电压将自动调低;反之输出电压较低时,如其脉冲低于5V,误差放大器将输出高电平,二极管截止,由于电容C4的存在,5V对参考电压Vreg充电,参考电压升高,控制电压也升高,因此输出电压将自动调高,可见该脚有一定的稳压控制作用。图8显示了调整的整个过程。IC(3)脚外接电容C3除了对过零信号延迟外,还起对开关管截止后产生的尖峰脉冲进行平滑的作用。
PIN4为软启动控制端,其外接电容C4为软启动电容。如图7所示,刚开机时,内部5V电源对该脚的外接电容C4充电,参考电压Vreg缓慢上升,经控制电压缓冲器BCV使控制电压也缓慢上升,因此开关管的导通期将缓慢增加,逐渐展宽,使整机各点处于低压小电流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护开机瞬间各元器件不被浪涌电流和高感应电动势损坏。IC(13)开关脉冲输出端脉冲大体如下图所示。
PIN7:同步输入
图9为固定频率和同步电路,当IC(7)脚为低电位时,OP1负端输入小于正端输入,OP1输出高电位,此高电位通过电阻、二极管以接近1mA的电流对该脚外接电容C7快速充电,当充电到其电压大于OP1的正端输入时,OP1输出低电位,二极管截止,C7开始通过电阻R7放电,放电到其电压小于OP1正端输入时,OP1又输出高电位………,如此OP1输出的是固定的正负脉冲,此脉冲通过或门G1,与门G2接到导通时间触发器的S端,从而控制了IC开关脉冲的输出(见图1的IC内部方框图),开关频率f≈1.18/R7*C7。
当该脚悬空或接固定电压时,以上的固定和同步电路不起作用,IC将工作于自由频率调整模式。IC还可将该脚外接光耦,被外部电路产生的矩形脉冲控制,从而工作于外同步方式。电路如图10所示。
应用电路:
PIN5: 光耦输入
如图11的应用电路所示,热地部分的误差放大器对电源电压进行取样,并通过光耦将其微量的电压变化传到该脚,完成稳压控制作用。例如当某种原因使得开关变压器次级电压增加时,D14输出的电压100V上升,通过电阻R65,R60,电位器P60分压后加到取样调整IC-N1的R端(N1的R端电压控制了N1的K端电压的大小,类似三极管b极对ce极的控制),VR升高,VK降低,光耦初级发光二极管负端电压也降低,而二极管的正端接的是开关变压器次级D43整流输出的8.5V电压V3,此电压也是上升的,所以光耦内部二极管正向压降加大,发光量增加,光耦次级光敏三极管电阻变小,TDA18846(5)光耦输入脚电压降低,通过内部的控制电压缓冲器BCV使得控制电压也降低(如图12所示),从而开关管的导通期减少,开关变压器次级整流后电压降低,完成稳压控制过程。在图12中控制电压缓冲器BCV有两个正相输入端,一端接的是光耦输入脚,另一端接的是PIN3: 过零检测与调整输入 脚和PIN4: 软启动与调整电容脚共同作用后的参考电压Vreg,两者电压较高的一端被阻隔,控制电压缓冲器BCV将跟随电压较低的一端形成控制电压,因此TDA16846存在两条负反馈稳压支路,而电压较低者优先的“双保险”局面。在图11的[Page]
应用电路中光耦初级发光二极管对8.5v,100v两路取样,比单端电压固定,一端取样的稳压电路灵敏度高得多,通过调节电位器P60可将B+稳定在设计值内。
PIN6: 故障比较器2/PIN9:参考电压和电流/PIN10: 故障比较器1/ PIN8:空脚
当IC(9)参考电压和电流脚接电阻到地时,形成的电压和电流可激活故障比较器FC2,相当于故障比较器的使能端。
如图13所示,当IC(6) 故障比较器2脚输入的电压大于1.2V时,故障比较器FC2输出高电平到或门G4,经或门G4再输出高电平,接到错误触发器的输入S端(见图1内部方框图),再由错误触发器Q非端输出低电平到与门G3,最后与门G3输出低电平经输出驱动器给IC(13)脚,故开关管截止,起到过压保护作用。
同理当IC(10)故障比较器1脚输入的电压大于1V时,故障比较器FC1输出高电平到或门G4,………………, 故开关管截止,也起到过压保护作用。
MT和S机芯都不用这两个故障比较器进行保护,故都将它们接地,使故障比较器一直输出低电平给或门G4,因而对电路没影响。
TDA16846(8)脚为空脚。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