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无彩色故障切勿轻易更换晶振
最近国内不少电子报刊中都刊有彩电无彩色故障的检修实例,叙述检修过程时多数谈到,无彩色故障出现后,检查外围无件无故障,于是就先换晶振,后换集成电路,甚至将彩色信号有关的无件一并更换,仍无彩色。无奈之际,买回几只晶振依次更换,终于有了彩色,于是得出结论是晶振质量欠佳,似乎只有出现彩色的那只晶振才是“正品"。恕我直言,这种检修方法是维修中的大忌,有误导读者之嫌。这种动辄大面积更换无器件,不仅使检修成本提高,还使印刷电路板面目全非,而且元件质量的参差不齐还将给电视机留下隐患。有经验的检修者都知道,检修中主要以观察、检测、判断和分析为主,一旦判断准确,烙铁所到之处必是故障源。本文中也将以无彩色故障为例介绍检修方法,愿与同行商榷!
无彩色或彩色不正常属常见故障,但并不是出现无彩色必是元件有硬性损坏,而多数情况下是万用表检测不出的参数变化,所以无彩色故障是重在检测、观察、分析和实验。根据彩电中色度信号处理流程和解码集成电路结构的不同,无彩色故障出现必须进行以下观察、判断故障点。首先,接收一较强的电视信号,将对比度、色度调至最大,观察无彩色时的黑白画面是否清晰、无噪点,以确定是否因信号场强太弱引起的无彩色。然后,用人工微调键人为将图像向+、-两侧调整,直至一侧调整出现无伴音或声音沙哑,另一侧调整使图像失步。在调整过程中,仔细观察屏幕有否极淡的彩色闪动。如果有,无彩色故障往往是因高、中频系统有失调所造成的。对有Av插口的机型,可利用Av插口输入视频信号观察,如AV输人有彩色,证明高、中频部分有问题,一般是高频头、SAWF或图像检波器LC回路有变化。可以接人黑白机高频头IF信号,判断是否高频头故障。在输入与输出端并人1000pF电容,可判断SAWF是否损坏。对于中频偏移,可以断开或关断AFT后,微调图像检波回路检查。
如以上检查,发现AV输入也无彩色,则故障在彩色解码器及其外围电路。首先,用万用表检测解码集成电路色饱和度控制引脚电压是否随色度调整而升高到4V以上。如果此脚电压不随色度调整而升高,则先找到此引脚上串联的一只电阻(无论电位器还是CPU控制色度,IC引脚上均有此串联电阻),检测此电阻前CPU控制端或电位器中心端的电压是否随色度调整而升高。如电压不升高,属色度控制电路故障。如电压能升高,可关机检测集成电路该引脚对地电阻,一般均在几k欧以上。如果发现短路,排除外围无件损坏以外则是集成电路已损坏,但这种机遇不到1%。多数情况下是,串联电阻前有色度控制电压,而色度控制引脚电压却始终小于1V,且不随色度调整而升高。此现象说明解码器的消色器接通,将色度电路关断。
所有的彩色解码集成电路,从最老的TA7193到目前的TA8880、TDA4561,都几乎有同样的消色功能。当输入信号中无色度信号或解码器副载波产生频率、相位不同步时,消色器都将色度调整电压下拉到接近0V,使色度电路关闭。发生此现象时不必先更换元器件,应逐个排除造成消色的外因素。有的解码器可以从引脚外断开消色器,如常见的TA7193,可用10k欧电阻将!(21脚接地。另外,如AN5620,则可用50k欧电阻将②脚接地;M51393(26)脚、uPC1403/1423⑩脚、TA7698(12)脚则可用10k欧电阻接VCC,都可以使消色器失去作用。
关断消色电路后,仔细观察屏幕是否有极淡的彩色,如有,说明故障在亮/色(Y/C)分离部分,应检查LC带通滤波器。如果是梳状滤波器Y/C分离,可检测相关器件电压值判断故障。为了迅速确定是否Y/C分离部分故障,可以断开解码器色度信号输入端距引脚最近的电容一端,然后从Y/C分离之前的视频信号缓冲器输出端到解码器色度输入端之间跨接0.01uF电容,如是Y/C分离故障,会立即出现彩色。
关断消色电路后,如果出现不同步的彩色横条(必须开大色饱和度和对比度观察),证明消色器动作的原因是色副载波频率与相位不同步引起的。如晶振及外围无器件损坏、振荡频率误差过大、APC电路不能锁相,或APC电路故障使副载波振荡不能同步。但此时不应立即就更换晶振,实际上晶振出故障的机遇极小,多数系外围元件变质所引起.
彩电中的晶振分为两类其相关电路有一定区别,调试方法也不相同。在老式彩电中,常采用并联谐振型晶振(如AN5622、TA7193等解码器所用)。从电路上判别,其晶振一端串联有两只较大容量并联的电容,一只微调电容和一只固定电容(两者之和常在50pF左右)。这种电路中出现彩色不同步时,可试调微调电容,同时观察彩色横条是否随调整变宽直到同步。如果只能变宽无同步点,可更换两只电容一试。但调整时需注意,彩条变到最宽时微调电容是处于最大还是最小位置。如果彩条变宽时处于最大位置,可再并入一只15--20PF电容试调。如处于最小位置,则可将并联固定电容减小试调。调整的最佳同步点应该位于向两端调整时都失步的一点。
并联谐振型晶振的国产型号为JA18B。如果调不到同步点,可试换晶振,也可以旧彩电中拆下晶振试用。还有一种情况是调整中有同步点,但随时都在变化,此时若焊下外加电阻仍无彩色,可检查彩色鉴相器的两只电容是否变质和鉴相器引脚电压值是否正常。如电压值偏差过大,可试换集成电路。目前电视机中有的彩色解码器,如:TA7698、TA8659一8783系列和TA8880,以及欧洲机型中彩色解码器,都采用串联谐振型晶振(国产型号为JA18A)。从电路上判别,其晶振一端接集成电路,另一端接一只电阻或一只小电容,也有的无电容。此类电路发生彩色不同步时,可串人7/22pF微调电容试调。如果串联电阻者,则可减小其阻值,以增大晶振的激励功率。一旦发现彩色横条已同步,可试焊下外加电阻,如调整正确,彩色立即稳定。如焊下电阻又消色,可重新调整,选取正确的同步点。彩色同步微调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实际上,即使无故障的彩电更换晶振,调试其同步点也不那么容易,并非换上晶振就有稳定的彩色。
当多次调整出现彩色同步点后,一旦焊下外加电阻仍无彩色,重新焊上电阻又失步,变成彩色横条,此时除检查晶振电路、APC滤波电路以外,应仔细观察黑白图像光栅是否异常,如行消隐不良、光栅有亮边、行相位不正常、光栅中心位置向一侧,且调整行相位(H.PHAS)不能使之正常等。出现此类现象,说明行同步、行逆程脉冲波形或幅度不正常,直接影响色同步选通电路,使之无彩色同步信号,当然彩色也就不能同步而消色了。如果光栅正常,若采用的是TA7698,说明其内部色同步选通电路已损坏。如采用的是AN5620,可检查⑦脚输入的行逆程脉冲是否正常,(15)脚外接5.6mH同步脉冲延时电感是否开路。如采用的是TA7193,则检查④脚有否行逆程脉冲,(13)脚外接同步脉冲延时电路是否正常。欧洲的老式机型常用TDA3560/3565作为影色解码,此系列集成电路断开消色器的方法是,将色度控制端引脚直接与Vcc相连。此类机型除副载波频率调整与上述相同外,另外须注意,如“沙堡,,脉冲不正常,无色同步脉冲,则调整同步后的彩色也不能锁定。此时若检测“沙堡"脉冲输入端的直流电压将偏低0.5V左右。因为“沙堡"脉冲中场逆程是正常的,所以不影响光栅的显示。
最近国内不少电子报刊中都刊有彩电无彩色故障的检修实例,叙述检修过程时多数谈到,无彩色故障出现后,检查外围无件无故障,于是就先换晶振,后换集成电路,甚至将彩色信号有关的无件一并更换,仍无彩色。无奈之际,买回几只晶振依次更换,终于有了彩色,于是得出结论是晶振质量欠佳,似乎只有出现彩色的那只晶振才是“正品"。恕我直言,这种检修方法是维修中的大忌,有误导读者之嫌。这种动辄大面积更换无器件,不仅使检修成本提高,还使印刷电路板面目全非,而且元件质量的参差不齐还将给电视机留下隐患。有经验的检修者都知道,检修中主要以观察、检测、判断和分析为主,一旦判断准确,烙铁所到之处必是故障源。本文中也将以无彩色故障为例介绍检修方法,愿与同行商榷!
无彩色或彩色不正常属常见故障,但并不是出现无彩色必是元件有硬性损坏,而多数情况下是万用表检测不出的参数变化,所以无彩色故障是重在检测、观察、分析和实验。根据彩电中色度信号处理流程和解码集成电路结构的不同,无彩色故障出现必须进行以下观察、判断故障点。首先,接收一较强的电视信号,将对比度、色度调至最大,观察无彩色时的黑白画面是否清晰、无噪点,以确定是否因信号场强太弱引起的无彩色。然后,用人工微调键人为将图像向+、-两侧调整,直至一侧调整出现无伴音或声音沙哑,另一侧调整使图像失步。在调整过程中,仔细观察屏幕有否极淡的彩色闪动。如果有,无彩色故障往往是因高、中频系统有失调所造成的。对有Av插口的机型,可利用Av插口输入视频信号观察,如AV输人有彩色,证明高、中频部分有问题,一般是高频头、SAWF或图像检波器LC回路有变化。可以接人黑白机高频头IF信号,判断是否高频头故障。在输入与输出端并人1000pF电容,可判断SAWF是否损坏。对于中频偏移,可以断开或关断AFT后,微调图像检波回路检查。
如以上检查,发现AV输入也无彩色,则故障在彩色解码器及其外围电路。首先,用万用表检测解码集成电路色饱和度控制引脚电压是否随色度调整而升高到4V以上。如果此脚电压不随色度调整而升高,则先找到此引脚上串联的一只电阻(无论电位器还是CPU控制色度,IC引脚上均有此串联电阻),检测此电阻前CPU控制端或电位器中心端的电压是否随色度调整而升高。如电压不升高,属色度控制电路故障。如电压能升高,可关机检测集成电路该引脚对地电阻,一般均在几k欧以上。如果发现短路,排除外围无件损坏以外则是集成电路已损坏,但这种机遇不到1%。多数情况下是,串联电阻前有色度控制电压,而色度控制引脚电压却始终小于1V,且不随色度调整而升高。此现象说明解码器的消色器接通,将色度电路关断。
所有的彩色解码集成电路,从最老的TA7193到目前的TA8880、TDA4561,都几乎有同样的消色功能。当输入信号中无色度信号或解码器副载波产生频率、相位不同步时,消色器都将色度调整电压下拉到接近0V,使色度电路关闭。发生此现象时不必先更换元器件,应逐个排除造成消色的外因素。有的解码器可以从引脚外断开消色器,如常见的TA7193,可用10k欧电阻将!(21脚接地。另外,如AN5620,则可用50k欧电阻将②脚接地;M51393(26)脚、uPC1403/1423⑩脚、TA7698(12)脚则可用10k欧电阻接VCC,都可以使消色器失去作用。
关断消色电路后,仔细观察屏幕是否有极淡的彩色,如有,说明故障在亮/色(Y/C)分离部分,应检查LC带通滤波器。如果是梳状滤波器Y/C分离,可检测相关器件电压值判断故障。为了迅速确定是否Y/C分离部分故障,可以断开解码器色度信号输入端距引脚最近的电容一端,然后从Y/C分离之前的视频信号缓冲器输出端到解码器色度输入端之间跨接0.01uF电容,如是Y/C分离故障,会立即出现彩色。
关断消色电路后,如果出现不同步的彩色横条(必须开大色饱和度和对比度观察),证明消色器动作的原因是色副载波频率与相位不同步引起的。如晶振及外围无器件损坏、振荡频率误差过大、APC电路不能锁相,或APC电路故障使副载波振荡不能同步。但此时不应立即就更换晶振,实际上晶振出故障的机遇极小,多数系外围元件变质所引起.
彩电中的晶振分为两类其相关电路有一定区别,调试方法也不相同。在老式彩电中,常采用并联谐振型晶振(如AN5622、TA7193等解码器所用)。从电路上判别,其晶振一端串联有两只较大容量并联的电容,一只微调电容和一只固定电容(两者之和常在50pF左右)。这种电路中出现彩色不同步时,可试调微调电容,同时观察彩色横条是否随调整变宽直到同步。如果只能变宽无同步点,可更换两只电容一试。但调整时需注意,彩条变到最宽时微调电容是处于最大还是最小位置。如果彩条变宽时处于最大位置,可再并入一只15--20PF电容试调。如处于最小位置,则可将并联固定电容减小试调。调整的最佳同步点应该位于向两端调整时都失步的一点。
并联谐振型晶振的国产型号为JA18B。如果调不到同步点,可试换晶振,也可以旧彩电中拆下晶振试用。还有一种情况是调整中有同步点,但随时都在变化,此时若焊下外加电阻仍无彩色,可检查彩色鉴相器的两只电容是否变质和鉴相器引脚电压值是否正常。如电压值偏差过大,可试换集成电路。目前电视机中有的彩色解码器,如:TA7698、TA8659一8783系列和TA8880,以及欧洲机型中彩色解码器,都采用串联谐振型晶振(国产型号为JA18A)。从电路上判别,其晶振一端接集成电路,另一端接一只电阻或一只小电容,也有的无电容。此类电路发生彩色不同步时,可串人7/22pF微调电容试调。如果串联电阻者,则可减小其阻值,以增大晶振的激励功率。一旦发现彩色横条已同步,可试焊下外加电阻,如调整正确,彩色立即稳定。如焊下电阻又消色,可重新调整,选取正确的同步点。彩色同步微调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实际上,即使无故障的彩电更换晶振,调试其同步点也不那么容易,并非换上晶振就有稳定的彩色。
当多次调整出现彩色同步点后,一旦焊下外加电阻仍无彩色,重新焊上电阻又失步,变成彩色横条,此时除检查晶振电路、APC滤波电路以外,应仔细观察黑白图像光栅是否异常,如行消隐不良、光栅有亮边、行相位不正常、光栅中心位置向一侧,且调整行相位(H.PHAS)不能使之正常等。出现此类现象,说明行同步、行逆程脉冲波形或幅度不正常,直接影响色同步选通电路,使之无彩色同步信号,当然彩色也就不能同步而消色了。如果光栅正常,若采用的是TA7698,说明其内部色同步选通电路已损坏。如采用的是AN5620,可检查⑦脚输入的行逆程脉冲是否正常,(15)脚外接5.6mH同步脉冲延时电感是否开路。如采用的是TA7193,则检查④脚有否行逆程脉冲,(13)脚外接同步脉冲延时电路是否正常。欧洲的老式机型常用TDA3560/3565作为影色解码,此系列集成电路断开消色器的方法是,将色度控制端引脚直接与Vcc相连。此类机型除副载波频率调整与上述相同外,另外须注意,如“沙堡,,脉冲不正常,无色同步脉冲,则调整同步后的彩色也不能锁定。此时若检测“沙堡"脉冲输入端的直流电压将偏低0.5V左右。因为“沙堡"脉冲中场逆程是正常的,所以不影响光栅的显示。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